做销售,别让跟进变成了骚扰
销售圈里常说“跟进决定成交”,可太多人把这句话理解偏了。 不是跟进得越勤越好,也不是消息发得越多越有诚意,一旦没了分寸,再用心的跟进也会变成招人烦的骚扰,把客户越推越远。 很多销售一拿到客户联系方式,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,早上发早安,中午发产品优惠,晚上还得问一句“考虑得怎么样了”。 可你有没有想过,客户可能正在开重要会议,可能刚忙完手头的事想歇会儿,你的消息一条接一条弹出来,不是提醒,是负担。 真正的重视,是记住客户说过的话——比如他提过“下周要出差,回来再说”,就别在这一周里反复追问;他说“对这个功能不太感兴趣”,就别再揪着这个点不停介绍。 记住客户的需求和节奏,比盲目发消息管用得多。 不少人把跟进当成了“打卡任务”,内容翻来覆去就那几句:“我们产品真的好”“现在买特别划算”“您啥时候有空看看”。 这些话对客户来说毫无意义,听多了只会让人反感。 反过来想,客户为什么要回复你?一定是你说的话对他有用。 比如客户是做餐饮的,你可以分享“最近餐饮行业的新营销思路”;客户纠结产品怎么用,你可以发一份“新手操作指南”;客户说再等等,你可以告诉她“下周会有针对老客户的专属服务,到时候帮您留意”。 把“推销”换成“帮忙”,客户才不会觉得你是在打扰。 有些销售特别急,客户刚看完产品,转身就问“定不定”;客户说“再考虑考虑”,马上追问“是不是觉得价格高”“是不是对产品不满意”。 这种步步紧逼的架势,只会让客户产生抵触心理——买东西本来是件自愿的事,被你催得像在完成任务,换谁都不舒服。 其实客户需要时间消化信息,也需要对比选择,你得学会等。 比如客户说考虑一下,你可以说“没关系,您慢慢想,要是有任何疑问随时找我”,然后就别再追问,等过个两三天,再用有价值的内容重新开启对话。 这种不催促、不纠缠的态度,反而能让客户觉得你懂分寸,愿意跟你继续聊。 哪怕客户这次没买,只要你跟进时守住了分寸,没让他觉得烦,下次有需求的时候,他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你。 可要是你把跟进做成了骚扰,别说成交了,客户说不定早就把你拉黑了。
别让你的热情,变成了客户的负担;别让本该促成成交的跟进,变成了把客户推走的骚扰。 守住分寸,提供价值,才能让客户愿意跟你走得更远。 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A8xUja_COBJnCEYYyFepQ 该文章在 2025/9/23 9:53:19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