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点晴永久免费OA]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持续防护指南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点晴OA办公管理信息系统
→『 经验分享&问题答疑 』
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制度之一,通过等保测评仅是企业合规建设的起点。为切实保障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性,需建立长效防护机制,本文将从日常维护要点和分级复测要求两个维度展开说明。 一、日常持续性防护管理要点 1. 动态安全监控体系 ·部署全流量监测设备(如NTA/NDR),实现7×24小时异常行为识别 ·建立SOC安全运营中心,集成SIEM日志分析系统,实现攻击溯源与威胁狩猎 ·关键系统应部署HIDS主机入侵检测,实时监控文件完整性及恶意进程 2. 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 ·每月执行漏洞扫描(网络层:Nessus/OpenVAS,应用层:AWVS/AppScan) ·高危漏洞需72小时内修复,中危漏洞修复周期不超过14个工作日 ·建立补丁测试机制,采用灰度发布策略降低业务影响 3. 基线配置管理 ·每季度开展基线配置核查(参照等保2.0配置规范) ·对网络设备、安全设备、服务器实施配置版本化管理 ·变更管理需执行双人复核机制,保留6个月以上操作日志 4. 数据保护机制 ·核心业务系统实施RPO<15分钟的实时备份 ·每季度开展灾难恢复演练,验证备份数据可用性 ·重要数据加密存储,密钥管理系统达到对应等级安全要求 5. 人员安全管理 ·实施最小权限原则,每季度开展账户权限复核 ·关键岗位建立AB角制度,技术人员建议持CISP-PTE等专业认证 ·每半年组织社会工程学攻防演练,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二、分级复测要求与实施要点 1. 二级系统 ·复测周期:每24个月开展全面测评 ·重点核查项: o网络边界防护有效性(FW/WAF策略) o安全审计日志留存6个月合规性 o恶意代码防范措施更新情况 ·简化测评:期间每年需提交自查报告,包含风险处置记录 2. 三级系统 ·复测周期:每12个月全面测评,重大变更后30日内专项测评 ·深度核查项: o双因素认证实施覆盖率(应达100%) oAPT攻击防护体系有效性验证 o渗透测试报告(每年至少两次) ·监管要求:每季度向公安网安部门报送安全态势报告 3. 四级系统 ·复测周期:每6个月全面测评,季度性风险评估 ·专项检测: o供应链安全审查(含外包服务商审计) o拟态防御等主动防护技术验证 o安全编码规范执行情况(代码审计) ·特别要求:建立威胁情报联动机制,接入国家级监测平台 三、持续改进机制 1.合规基线迭代:跟踪等保2.0动态,及时适配新发布的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》 2.技术体系演进:每年评估零信任、SASE等新架构适用性 3.攻防能力建设:组建红蓝对抗团队,建议多参与国家级护网行动 4.应急响应优化:每半年修订应急预案,演练涵盖勒索软件、DDoS等新型攻击场景 四、重点注意事项 ·测评机构管理:选择具备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(CCRC)资质的机构 ·云服务特殊要求:采用云平台需确保服务商通过云计算安全评估(增强级) ·工业控制系统:符合《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》附加要求 ·跨境数据传输:三级以上系统涉及数据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 通过构建PDCA闭环管理体系,将等级保护要求深度融入日常运维流程,结合智能安全运营平台实现风险动态感知,方能有效应对新型网络威胁,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符合等级保护要求。建议企业建立网络安全度量体系,量化评估防护效果,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。 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 该文章在 2025/9/4 12:59:47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